我与蒙特的二十几年(一位蒙特中国创始员工的故事)
蒙特集团走过了65周年,蒙特中国也已经有25年的历史。
为了探寻蒙特中国的故事,我们采访到了蒙特中国创始员工之一的张永仁先生,来听听他和蒙特的故事。
张永仁 蒙特资深员工
毕业于清华大学空调制冷专业,在蒙特中国工作了19年,历任技术负责人、总工程师等职位,于2013年底退休,同事们都称呼他一声“老张工”。
张工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*早接触转轮除湿技术的一批人之一,在将蒙特引入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见证了转轮除湿市场在中国的起步、发展和繁荣。
初识蒙特——扎实的技术基础
“中国非常需要这个技术”
80年代,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。在一些电影胶片、磁带胶片和感光材料的生产过程中,需要大量使用空调制冷来进行干燥。但冷冻除湿不仅能耗高,而且逐渐无法满足生产的湿度需求。
70年代,张工在建筑科学研究院第一次见到一台蒙特的设备。随后,在一家感光材料工厂,进口了两套蒙特转轮除湿系统,并正式投入了生产。在最初接触蒙特的时候,他就觉得这种创新的除湿技术是中国非常需要的。
1986年,张工前往瑞典进行联合设计和考察,对蒙特进行了深入的了解。他看到作为转轮除湿的发*者,蒙特产品背后有扎实的技术基础,大量的计算和实验。早在那个年代,蒙特就有了转轮性能计算的数据库,用若干3.5英寸的软盘保存、备份。蒙特针对转轮除湿这一技术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,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和优化。
1986年,张永仁先生与客户首次造访蒙特瑞典总部
当时,在国内有一些本土研制的转轮除湿机,卷制的转轮性能不稳定,风量范围比较小,在应用过程中缺乏科学计算,无论是生产工艺还是应用水平都比较粗放。蒙特的先进技术一定可以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, 张工当时就表达了希望将蒙特引入中国的想法。
首次造访瑞典蒙特,张永仁先生便向当时的除湿业务负责人Erik Williamsson表达了将蒙特引入中国的想法。
加入蒙特——践行钻研、创新的精神
“从了解蒙特,到加入蒙特,到离开蒙特,
我始终对蒙特充满了信心”
尽管蒙特在1995年才正式在中国开设工厂和公司,但由于深知转轮除湿技术在中国的潜在市场需求,以及对蒙特技术水平的信任,从1986年开始,张工就以技术顾问的身份,在国内协助蒙特联系客户、沟通技术方案等等,整理、翻译了大量的蒙特资料,帮助国内的很多工厂购买蒙特设备。
在1995年正式加入蒙特后,曾担任蒙特集团广州代表处经理,负责开拓市场。随后在北京工厂建成之后,又回到了熟悉的技术岗位,带领技术团队在很多重大的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2012年的南京长江四桥项目中,张工带领团队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和后台计算,开创了一套全新的主缆除湿系统,解决了主缆防腐问题,获得了业主的赞赏。
通过CCTV的国家重大工程纪录片,
我们可以对这一项目的难度略知一二
(点击图片,拉到04:00,直接看重点)
73岁高龄在南京长江四桥的项目上调试设备
张工反复提到,蒙特人有对技术的坚持,从创始人卡尔蒙特先生开始,就具有钻研和拼搏的工匠精神,以技术为本,创新为先,这是他对蒙特信心的源泉。
有一件事,张工印象非常深刻:他出国瑞典,在办公室仅有一天的逗留时间,为了参加上午的技术方案会议,一位在蒙特美国的技术人员,半夜乘坐6小时的飞机,跨越大西洋,与张工在斯德哥尔摩会面。会后即刻乘机飞返美国。蒙特人的这种敬业精神,让他深为感动。
正在这种精神感召下,张工在项目中不断追求技术的更优化,曾经通过优化除湿干燥系统方案,提高工艺性能,精简了进口设备,节约了外汇成本,在工程上实现了双赢。
伴随蒙特——见证中国转轮除湿市场的发展
“一生就做了这一件事,觉得很有意义,很值!”
在蒙特工作了19年,加上蒙特进入中国前技术合作的10年,以及从70年代开始的对除湿技术的摸索,张工在除湿行业工作了近40年。见证了中国转轮除湿市场从零起步,发展到今天百花齐放,他认为这不仅是蒙特作为一家公司发展壮大和技术进步的过程,更是中国本土制造业腾飞,生产技术日益先进的缩影。
在最初接触转轮除湿的时候,国内的除湿机生产不够成熟,尽管可以在一些应用上替代冷冻除湿,但在高精材料的生产上,还是需要进口除湿机。在蒙特进入中国之前,整套除湿系统需要全部进口,一套系统就需要数十万美金。只有非常关键的生产环节和部分外资企业能使用蒙特的设备,而且整个技术沟通、设计和购买的流程非常复杂和耗时。
有数十年历史的蒙特明星产品M120转轮除湿机
随着蒙特正式进入中国市场,进口设备的价格有所下降,买得起的人多了,进一步促进了转轮除湿机的普及,扩大了应用范围和市场规模。同时,国内的竞争者也发展起来,大家共同为各类工业生产环节提供除湿技术,间接促进了一些行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的提高。